《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 ​​第六十六集 万众一心

2023-10-13

      百集微纪录片《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广电总局、中共江苏省委联合出品,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联合摄制,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承制。是献礼2021年建党100周年的重大主题创作,全片共100集,讲述100个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的党史故事。

该微纪录片采取短小精悍的短视频形式,撷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历程中的100个重要事件,用100个历史故事反映出百年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力求以真理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意志的力量、道德的力量为灵魂,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从而更好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激励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更加自觉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我馆在官微上开辟专栏,对百集微纪录片进行推介,欢迎关注!    

1.jpg

一场让历史铭记的灾难,在2008年5月12日降临。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相当于数百颗原子弹的能量,在十万平方公里的区域瞬间释放。

2.jpg

地震波撼动了神州大地。同时撼动中国乃至世界的,是中国人的精神和力量。


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紧急号令。胡锦涛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连夜召开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一场和时间赛跑的生死大营救,第一时间启动。

3.jpg

震后13分钟,全军启动应急机制。到12日24时,近两万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已到达灾区开展救援。24000名官兵紧急空运到灾区,10000名官兵通过铁路向灾区进发。

4.jpg

位于震中地带的茂县,由于地震造成交通、通信中断,河道阻塞,已成“孤岛”。空降兵成了进入灾区了解灾情的最后希望。

5.jpg

“同志们,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灾情就是命令……”


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标识、无指挥引导,这五千米高空的纵身一跃,是赌上生命去拯救生命的一跳。这一天,四川震区所有受灾县都有了救援人员。

6.jpg

据“5·12”汶川特大地震亲历者李琼说:“当时我们映秀镇是迎来了第一批救援队员,因为翻山越岭,当时他们的头上和脚上都是很厚的泥土。瞬间就觉得我们有救了,因为救援官兵来了,解放军来了。”


“我坚信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胡锦涛说。

7.jpg

8.jpg

5月19日下午2点28分,汶川大地震过去整整七个昼夜:汽笛长鸣、大地呜咽。每一秒的沉默里,都听得见哭泣,听得到“汶川挺住!中国加油!”的呐喊。同一天,北川中学高三学生复课。

9.jpg

中华大地奔涌空前规模的爱心热流。献血长龙将血站“挤爆”;一笔笔“特殊党费”,表达着7300万党员的忠诚;各种方言口音的近20万志愿者,从天南海北奔向灾区。香港特区搜救队、台湾红十字会搜救队赶赴灾区……


灾后汶川,所有的泪水凝聚成一股浴火重生的力量。

10.jpg

5月26日,党中央作出了建立对口支援机制的重大决策。第二天,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明确提出,实行一省帮一重灾县,几省帮一重灾市(州),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


道路打通了,电网连上了,通讯恢复了,一排排活动板房建了起来。田野里,军民并肩抢收抢种……

11.jpg

在震后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一个个奇迹。汶川、北川、青川、都江堰、绵竹、什邡……涅槃重生,成为神州大地上璀璨的明珠。


有一种力量,使山川动容;有一种精神,用生命书写。南方雨雪冰冻极端天气、青海玉树强烈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在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和危机中,中国共产党凝聚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创造了一个个攻坚克难的奇迹。

12.jpg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广大军民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进行了一场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伟大斗争,夺取了抗震救灾的最终胜利,铸就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抗震救灾精神。




来源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编排|张咪

校对|张咪

初审|蔡文斌

终审|石瑞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