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 ​​​第六十九集 上海世博会

2023-11-03

       百集微纪录片《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广电总局、中共江苏省委联合出品,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联合摄制,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承制。是献礼2021年建党100周年的重大主题创作,全片共100集,讲述100个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的党史故事。

该微纪录片采取短小精悍的短视频形式,撷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历程中的100个重要事件,用100个历史故事反映出百年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力求以真理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意志的力量、道德的力量为灵魂,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从而更好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激励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更加自觉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我馆在官微上开辟专栏,对百集微纪录片进行推介,欢迎关注!    

2002年12月3日,摩纳哥首都蒙特卡洛格林马迪会议宫外,人头攒动。来自中国、韩国、俄罗斯、墨西哥、波兰等国的工作人员围绕在一起,紧张地等待着一个消息。

1.jpg

当地时间15点17分,经过国际展览局四轮投票,中国上海以54票对韩国丽水34票胜出,赢得了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主办权。当晚,中国政府举办盛大的招待会,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在请柬上写下:“今天,世界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希望。”

2.jpg

第一次举办全球性的世界博览会,中国将会以怎样的姿态来迎接这次盛会?世博会又将带给中国怎样的影响?


世博会,是世界博览会的简称,不同于普通的国际会议和展览,它为世界各国展示自己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所取得的最高成就提供了一个舞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影响深远的展览,被人们誉为世界文明的“奥林匹克”盛会。

3.jpg


举办世博会,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早在1894年,近代启蒙思想家郑观应就在《盛世危言》中写道:“故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然而,对于一个当时积贫积弱的国家来说,这样的美好构想只不过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在相当长时期,西方在现代化进程中独领风骚,主办世博会更是发达国家展示实力的专利。新中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巨大成就,让曾经被边缘化的文明古国赶上世界发展的潮流。



上海申博成功,有利于中国了解世界,也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


2010年4月30日,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在世博文化中心举行。


胡锦涛主席:“我宣布,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


作为全世界人民的世博会,灿烂的烟花与绚丽的水景在黄浦江上空交相辉映,盛况空前。


4.jpg

184天的展期内,246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参展团汇聚上海,吸引超过7308万人次参观,让国际社会亲眼看到有5000年历史的中国正在焕发青春,飞速崛起。


自第一届世博会以来的一个半世纪里,工业化的累累果实,让人们享受祖先无法企及的舒适、快捷、沟通无限的现代生活。然而,工业文明如同一柄双刃剑,也使人类社会不得不共同面对随之而来的环境危机、汹涌的城市化带来的诸多窘境。

5.jpg

作为首个“低碳世博”,上海世博会所汇聚的科技成果、展示的发展理念、提供的解决方案,将对后工业化社会,如何丰富城市文明内涵,寻找新的路径;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启迪;开启人类现代文明的新起点。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大创新成果。上海世博会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的精心演绎,正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诠释和生动实践。

6.jpg

从1851年,晚清政府以包装简陋的12包“荣记湖丝”参与第一届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到2010年中国政府在上海举办世博会,一个多世纪的时空跨度折射出一个国家和民族奋起直追世界先进潮流的历史性巨变;表达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对自身发展的渴望、对人类文明进步的理解和担当。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证明,是古老的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和自强精神的证明,书写了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交流互鉴的新篇章,书写了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互鉴新的一页。



来源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编排|张咪

校对|张咪

初审|蔡文斌

终审|石瑞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