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秘密交通线:“中华苏维埃的血脉”

2023-05-18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

 在广东省政协委员、星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副教授卢曦悠扬的小提琴伴奏中,由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歌舞剧院独唱演员陈筱棠演唱的《十送红军》红色曲目在汕头市中央红色交通线潮汕铁路总务处、车务处旧址前响起。历史与现实交织,仿佛带我们回到了那个慷慨激昂的革命年代。

这是515日下午,广东省政协山乡新巨变 重走中央红色交通线(广东段)启动仪式现场的一场红色曲目表演。启动仪式上,省政协领导向汕头市革命历史博物馆赠送了极具史料价值的《岭南的记忆》《红色交通线的记忆》等书籍,为深入挖掘中央红色交通线的宝贵历史提供了独特视角和深入思考。

  

 时间回到90多年前,党中央机关决定从上海向中央苏区战略转移。彼时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如何让党的领导干部、苏区紧缺物资安全进入中央苏区?中央红色交通线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1930年,中共中央开辟了一条由上海经香港—汕头—大埔—青溪—永定进入苏区的秘密交通线。

1300多个隐秘而波澜壮阔的日夜里,这条水陆并用、辗转约3000公里的秘密交通线,掩护了200多位党的领导干部转移到中央苏区,采购运送了6000多担苏区紧缺物资,为上海党中央与中央苏区之间转运了大量重要文件和重要情报。这条绝密红色交通线被称为“中华苏维埃的血脉”。

 

图片2.png

                                 秘密交通线示意图


 汕头是红色交通线上的重要节点。在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汕头站)陈列馆,一件件文物、一张张老照片,生动记录了这段扣人心弦的伟大历史。

 交通员是这条隐秘战线的持枪护卫。一批批交通员历尽艰辛、不惧生死,用行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和坚定信仰。如汕头交通站站长陈彭年经常来往于上海、香港、汕头和中央苏区等地,把中央苏区在斗争中缴获的黄金、白银等带给上海党中央;为掩护同志安全转移,梅州市大埔县青溪镇交通员邹日祥的母亲在家中开门引敌,不幸中弹,壮烈牺牲……还有很多单线联系的交通员,至死都未向家人透露其从事什么工作,成了无名英雄。

 正是交通员,将党的领导干部一个接一个安全地运送到中央苏区,才成就了他们日后的耀眼成绩。中央红色交通线也成为当年中央交通局开辟的若干交通线中唯一自始至终没有受到敌人破坏的线路。

 

 今天,过去和历史在这里交汇。广东省政协开展“山乡新巨变 重走中央红色交通线(广东段)”活动,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挖掘、纪念中央红色交通线的这段伟大历史,并让这群可歌可泣的交通员的故事为更多人所知,告诉我们的后代,今天中国革命的成功,离不开当年这些无名英雄。是他们护送了大批党的领导干部到达中央苏区,后者才能顺利开启二万五千里长征,直到革命胜利。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接下来,山乡新巨变 重走中央红色交通线(广东段)考察团成员还将从汕头出发,沿江北上,深入挖掘这条隐秘战线上的红色历史,用心用情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深刻感受沿线广大乡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发生的新变化、取得的新成就,为奋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的使命任务凝聚智慧力量。

 



来源 | 南方+

编排 | 张咪

校对 | 张晨昱

审核 | 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