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日军受降签字仪式处旧址

2020-11-19

潮汕日军受降签字仪式处旧址位于汕头市金平区外马路131号(原105号)。该楼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人建造,每层面积为290平方米。当年称为“交际楼”,俗谓“洋人俱乐部”,其二楼可放映电影,楼的后花园有一露天池舞,是“上流社会”的娱乐场所。

1939年6月21日,日本侵略者攻占汕头后,这座小楼被日军看中,成了占领潮汕的日军指挥部。日军粤东区域司令小野修的办公室就设在该楼三楼。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告无条件投降。9月上旬,对日受降长官徐景唐中将负责布置受降及驻军接防工作,“交际楼”成为“前进指挥所”。1945年9月28日上午9时,徐景唐在该指挥所二楼会议厅举行日军受降签字典礼仪式,国民政府正式接受了日军投降。出席仪式的包括美军代表高露士上尉等100多人,日军方为23军军长代表富田直亮少将。解放战争后期,这座小楼成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汕头支部”的活动场所。汕头解放前夕,张培坚先生在许士杰等同志带领下,潜回汕头迎接解放,在这幢小洋楼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新中国成立后,该楼成为“汕头宾馆”,是汕头市接待来宾的场所。“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该楼成了汕头市政协、统战部和各民主党派的办公地点。后“岭海诗社”等三个单位在此处办公,三个单位搬走后,留下岭海诗社一个理事在此居住守护该楼。

该楼内部构造相当坚固,墙体构造、楼层、楼梯大部分完好,如厚重的红木地板和楼梯、主楼的窗户及窗帘盒、二楼的大木门等,都已历经80多年,还较完好。二楼当年举行受降签字仪式大厅如今已为一企业办公场所。三楼大厅里存放着两条长木柜台,是原来放在二楼举行受降仪式时用来插旗子用的,三楼另一侧的房间就是当时小野修的办公室。该楼还有一处地下室,在受降典礼仪式举行的前夕,小野修曾一度藏在地下室中。

1606115840567632.jpg

潮汕日军受降签字仪式处旧址正门



来源 |《广东省汕头市革命遗迹》
          中共汕头市委党史研究室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