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二十一)

2025-05-30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


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为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进行,经中共中央批准同意,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活动。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是无数仁人志士的代表。时值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谨以此篇表达我们对下面这些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的深切缅怀与纪念。

本期向大家介绍的是吴运铎和吴焕先的故事,欢迎关注。


1748573335743287.jpg

1748573344541942.jpg


简介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


男,汉族,湖北省武汉市人,中共党员。


  吴运铎早年曾在安源煤矿当矿工。全国抗战爆发后,不远千里,奔向皖南云岭,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车间主任,淮南根据地子弹厂厂长、军工部副部长,华中军工处炮弹厂厂长等职。他心系兵工,为人民兵工事业无私奉献。在淮南根据地时因陋就简,带领职工自制土设备,扩大了枪弹生产。还主持设计研制成功枪榴筒,参与设计制造37毫米平射炮以及定时、踏火等各种地雷,为提高部队火力做出了贡献。在生产与研制武器弹药中多次负伤,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腿致残,经过20余次手术,身上还留有几十处弹片没有取出,仍以顽强毅力战胜伤残,坚持战斗在生产第一线。他说:“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全国总工会授予他特邀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他出版的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不仅在我国多次再版,影响了几代人,而且被译成七种文字,在国外广为流传。离休之后,他应邀担任京、津、沪几所工读学校的名誉校长、许多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和一些刊物、群众团体的顾问。1991年5月2日在北京逝世。


吴焕先


骁将英名留陕甘


男,汉族,湖北省黄安县人,中共党员。


  吴焕先1923年考入麻城乙种蚕业学校,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回家乡组织农民协会,建立农民武装。他一家六口惨遭国民党地方民团杀害。1927年11月率紫云区农民武装参加黄麻起义。后带领部分武装在黄麻地区和光山南部坚持武装斗争,为开辟鄂豫边苏区创造了条件。后任鄂豫边革命委员会土地委员会主席、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员、黄安县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12师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第25军73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苏区后,任鄂东北游击总司令部总司令,参与领导重建第25军,任军长。在国民党军重兵划区“清剿”、苏区大部丧失的严峻形势下,指挥部队连续取得郭家河、杨泗寨等战斗的胜利。第25、28军合编为第25军后,任政治委员。11月奉中共中央指示,率部进行长征,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进入陕西南部秦岭山区,广泛发动群众,建立民主政权,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开辟了鄂豫陕苏区,先后任中共鄂豫陕省委副书记、代理书记。1935年7月率部西进,接应中共中央和红军北上。同年8月21日在甘肃泾川四坡村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8岁。



编排|吴彦婷

校对|吴彦婷

初审|蔡文斌

终审|陈明孝